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植文 實習生肖宇軒 上海報道
在IPO一年之際,10月25日,保時捷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
官方財務數據顯示,保時捷前三季度銷售收入達301.32億歐元,同比增長12.6%;營業利潤達55億歐元,同比增長9.0%。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末,保時捷股份公司集團的營業銷售回報率為18.3%,去年同期為18.9%;汽車部門的凈現金流量為33.9億歐元,去年同期為32.7億歐元;汽車業務的凈現金流利潤率為 12.2%,去年同期為13.4%。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全球交付24.27萬輛,同比增長9.6%?!拔覀兊膽鹇灾攸c是為客戶提供獨一無二且高度個性化的產品。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保時捷高度均衡的全球銷售結構是我們目前的一大優勢?!北r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銷售與市場的馮佩德(Detlev von Platen)表示。
其中,保時捷標桿車型911的新車銷量達3.88萬臺,同比增長27%;Macan的新車交付量達6.84萬臺,同比增長15%;豪華轎車Panamera的新車交付量為 2.68萬臺,同比增長5%;718 Boxster與718 Cayman的新車交付量共達16,458臺,同比增長18%。
而于今年4月全球首發的新款Cayenne前九個月的新車交付量出現罕見下滑,交付6.45萬臺,同比下降 3%,保時捷方面稱主要是由于新款Cayenne在不同市場和地區的上市時間交錯不一。從全球視角而言,這也暫時導致新車上市較晚的市場產品供應量相應減少。
此外,前三季度保時捷純電動跑車Taycan的新車交付量為2.79萬臺,銷量同比增長 11%?!敖衲?,盡管全球供應鏈挑戰重重,各地純電動車市場發展情況也不盡相同,但我們預計Taycan的銷量仍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瘪T佩德對此充滿信心。
在細分市場方面,保時捷前三季度在德國本土市場共交付2.48萬輛,同比增長19%;歐洲市場(除德國外)共交付5.17萬輛,同比增長23%;北美市場交付量達6.45萬輛,同比增長14%;在海外及其他新興市場,保時捷共交付4.09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市場呈雙位數增長的態勢下,中國市場成為唯一逆勢下滑的市場,同期交付量為6.07萬輛,同比下降12%,不敵北美市場,摘下保時捷最大單一市場的名號。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在中國市場逐漸進入內卷階段,保時捷仍然面臨著挑戰。有業內分析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保時捷作為超豪華品牌地位較為穩固,但電車競爭力方面有所欠缺。
由于宏觀經濟形勢依然充滿挑戰,保時捷也面臨著成本上升和消費者信心下滑的影響,保時捷首席財務官Lutz Meschke表示,隨著庫存下降,該公司的供應鏈正在改善,但高通脹加上2024年即將推出一系列新產品的投資高峰,意味著該公司的成本仍然很高?!案鲊蠓岣吡死仕?,這造成了客戶不太愿意(投資)新產品的局面?!彼忉尩?。
但保時捷方面表示,如果全球經濟和供應形勢沒有顯著惡化,預計集團全年營業銷售回報率將在17%至19%之間;銷售收入在400至420億歐元范圍內。從長遠來看,保時捷的目標是集團營業銷售回報率超過 20%。
事實上,除了歸因于“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的業績展望之外,電動化轉型減速、車載軟件研發進度不快、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奧博穆本人身兼二職以及保時捷對于歐盟2035年禁燃令的態度都是在中長期內不可忽視的因素。
據悉,保時捷今年已經投入20億歐元進行相關研發,并將在明年推出新款的Panamera、Taycon、e-Macan,以及一款新一代的跑車。保時捷的雄心壯志是到2030年交付的所有新車中80%以上是全電動汽車。不過,在曾為最大單一市場的中國市場的“節節敗退”也足以說明保時捷在電動化轉型上的乏力,能否如期推出有吸引力的新產品并趕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內卷?還是一個問號。收復“失地”對保時捷來說挑戰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