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lyz06"><acronym id="lyz06"></acronym></small>

        <menuitem id="lyz06"></menuitem>

          <output id="lyz06"></output>

        1. <ins id="lyz06"><option id="lyz06"></option></ins>

          東京車展|專訪比亞迪李云飛:自主品牌出海需敬畏市場與消費者

          2023年10月27日 20:24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鞏兆恩
          作為僅有的三家海外品牌之一,又是一家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此次的亮相,也為東京車展提供了不一樣的答案。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鞏兆恩 東京報道

          “本次車展每個品牌的主推車型、參展陣容、能源結構的變化,對日本的行業界、產業界包括日本的消費者,應該是一個很大觸動,我相信這次的東京車展有可能會成為日本的新能源滲透率爆發的一個起點,后面會加速推進?!?0月25日,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

          闊別4年,東京車展卷土重來,并更名為日本移動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相較于其他大型的國際車展,東京車展更像一場日系車的“狂歡”,被本土企業包圍。據悉,本次東京車展參展企業有近500家,卻僅有3家海外品牌參展,分別是寶馬、梅賽德斯-奔馳,以及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

          今時不同往日,闊別4年后,如今的汽車行業已身處電動化的洪流當中,不同于燃油車時代的碩果累累,在電動化領域,日系車一直顯得較為低調,甚至是滯后。而作為僅有的三家參展海外品牌之一,又是一家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此次的亮相,也為東京車展提供了不一樣的答案。

          事實上,去年7月,比亞迪就將觸角伸向了彼岸,宣布進軍日本乘用車市場,并相繼發售了“ATTO3(元plus)”以及“DOLPHIN(海豚)”,但銷量成績卻不夠亮眼。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的3個月時間,比亞迪在日本的銷量僅為252輛,與其在國際市場中的聲量形成巨大反差。

          盡管在日銷量尚未破局,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新能源汽車“銷冠”的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顯然是在的。

          據記者觀察,車展開幕首日(專業觀眾日),比亞迪展臺就受到了日本專家與日本媒體較大的關注,不論是展臺的規模還是現場的人流量,都毫不輸旁邊具備主場優勢的日產、本田。

          今年以來,通過慕尼黑、東京等國際上比較大型的車展,比亞迪也受到了海外較大的關注,并被打上了濃厚的“中國制造”標簽。暫且不論自主品牌在技術、產品上的你爭我奪、難分高下,就知名度而言,目前,比亞迪的確是中國電動汽車代表性的存在,不斷征戰海外,進一步擴大中國汽車的國際影響力。

          “海外市場方面,沒有個體只有整體,對于海外的消費者而言,我們就是中國品牌,所以一榮俱榮?!崩钤骑w表示。

          本次亮相東京,比亞迪展示了去年進軍日本市場時所推出的ATTO3(元plus)、今年9月推出的DOLPHIN(海豚)以及計劃于2024年春季上市的純電動運動轎車SEAL(海豹)。

          同時,比亞迪旗下百萬級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仰望,也迎來了首次海外車展亮相;旗下騰勢品牌也展出了其首款豪華MPV D9,并同樣吸引了眾多觀眾的駐足。

          不過,在車展中搶到的風頭還需要折射到市場中。作為中國為數不多出海日本的企業,想要真正扎根日本市場,還要翻越日本車企這座“大山”,并接受日本消費者長期的考驗。

          在本土氣息濃厚的日本汽車消費市場,海外品牌能否擁有立足之地?面對燃油車時代處于強勢地位的日系車,作為一家新能源車企該如何應對?在極低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下,現在進入日本市場是否為時尚早,如何說服消費者嘗試并選擇新能源汽車?

          對此,10月25日,比亞迪公關總經理李云飛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獨家專訪,探討了當下中國自主品牌進入日本市場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日本新能源汽車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自去年7月宣布進入日本市場以來,比亞迪目前在日本的推廣與布局情況怎么樣?

          李云飛:去年7月份,比亞迪宣布進入日本市場;今年2月份,比亞迪第一家門店在橫濱開業;最近幾個月,一些門店陸續開放,大概有15家門店。我們最終的規劃是希望在2025年年底,在日本能有100家門店。

          車型方面,今年2月份第一家門店剛開業的時候,當時只有一款車——元Plus,在日本叫ATTO 3;上個月,比亞迪海豚剛剛上市。所以目前比亞迪在日本有兩款車15個渠道,我相信未來有更多的門店開放,銷量會在日本有快速的增長。

          《21世紀》:在日本上市的這些車型和國內有什么區別,是否有針對日本市場進行一些調整?

          李云飛:日本市場有一些法規上的要求,比如說在日本市場,車主要是右舵,還有一些具體配置上的要求,如在國內,我們找車按一個遙控器,車需要閃個4秒或5秒,但是在日本只允許閃3秒。每個國家、每個市場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在生產的時候,除了看左舵、右舵以外,還有一些大的配置上,以及一些細節上都得做考究。

          《21世紀》:目前,日本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僅有2.9%,在全球市場都處于一個低位,這對于比亞迪進軍日本市場是否會造成一些阻礙?

          李云飛:目前,按照日本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來看,相當于中國的6、7年前,大概2016、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水平,但是我相信會很快(提升),因為這一次東京車展,我們很欣喜地看到,無論是日本本土品牌,像豐田、本田、日產,還是國外的品牌包括奔馳、寶馬、比亞迪,大家的展臺上的明星車都是新能源汽車,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東京車展停辦了三年,從2019年最近的一次車展到現在,車展每個品牌的主推車型、參展陣容、能源結構的變化,原來都是以燃油車為主,這一次基本上都切換成了新能源,這對日本的行業界、產業界包括日本的消費者,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很大觸動,我相信這次的東京車展有可能會成為日本的新能源滲透率爆發的一個起點,后面應該會加速推進。

          一方面,大家會看到市場主要的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都全面轉型新能源,這是個基礎先決條件;另外一方面,越來越多品牌在日本市場推出新能源汽車,給日本市場的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技術和產品的選擇。

          所以我相信,未來幾年的話,日本新能源汽車市場會迎來爆發性的發展,我用“爆發”兩個字。比亞迪除了這次參展以外,昨天還跟我們的日本本土經銷商一起開了會,讓經銷商了解公司的戰略、未來的產品規劃的情況,我們接下來的渠道建設,包括經銷商的投入都要加大。我相信未來幾年,日本市場也會像我們海外的其他市場一樣,會迎來一個蓬勃的發展。

          “進軍海外要敬畏市場、敬畏消費者”

          《21世紀》:燃油車時代,日系車憑借較高的性價比、節油性能在全球贏得了較大市場,因此,日本消費者似乎對于電動汽車產品的感知也比較滯后,比亞迪是否有針對日本消費者進行一些調整?

          李云飛:在日本,有“年功序列”這么一個傳統,基本上40歲的人比30歲的人有錢,50歲的人比40歲的有錢,60歲的比50歲的人有錢。他們是比較崇尚在一個企業一直干,隨著你的經驗、工齡、級別的增加,收入也會越來越高。導致在日本真正收入比較高的是中老年人。所以在日本,對一個市場的趨勢選擇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中老年人,但是中老年人相對而言又比較傳統,所以對他們消費觀念的改變確實是所有新能源品牌都要面對的課題。

          對于我們而言,一方面要在當地加大品牌投入,讓更多的人知道比亞迪品牌,加大銷售網絡的建設,讓他們經常能看到比亞迪的門店,有機會去體驗車,并且買到車以后能夠有比較便利的服務網點,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也都在進行當中。

          另外一方面,就像剛才所說,這次日本的主要汽車品牌的電動汽車都參展了,未來幾年也都會推向市場,有了日本本土汽車品牌的參與,這個趨勢應該會很快到來。因為畢竟在日本市場,本土品牌大概占了94%的市場份額,這在全球市場都非常罕見,中國品牌堅持了這么多年,在剛剛過去的上個月才達到55%的市場份額。這次車展基本上也都是日本的車企參展,除了比亞迪、奔馳、寶馬三家之外,剩下的都是日本的本土品牌,所以我覺得本土品牌的積極參與和推動也是非常重要的,

          《21世紀》:作為一家新能源車企進軍日本,如何應對本土車企的挑戰,尤其是面對燃油車時代強大的日系車?

          李云飛:對一個新進入的品牌而言,尤其是一個國外品牌,我覺得首先要敬畏大的市場。東京車展第一天上午的時候,王總(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親自帶隊,我們公司的相關高管,包括運營高管、研發高管、技術高管,很仔細地看了整個展館,絕大多數的展臺我們都去了,展臺里絕大多數的車我們都親自坐上去感受,我覺得這其實是大家互相學習的一個階段。

          另外,新能源市場大家都知道是未來,但是每個品牌的節奏有快有慢,畢竟不單單是日系的這三個品牌,對于全球很多的一些傳統汽車品牌,燃油車的比重都占到80%-90%,并且80%-90%的銷量也來自燃油車,所以想讓這些品牌去革命自己,我覺得可能需要個過程。但是,結果是必然的,只是時間的問題,有快有慢。

          總而言之,市場很大,我相信這些品牌也會陸陸續續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車,那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有時候也是隊友,不能單單依靠一個品牌,比如說在這個市場,特斯拉也耕耘了好幾年,那我們的加入可能對特斯拉而言也是一種助力。

          當然從日本本土來看,日系車在當地的銷量規模、品牌接受度、情感認同,本來就具有先天優勢,那我們就要把技術做好、把產品做好、把服務跟體驗做好,通過技術、產品和服務體驗讓消費者考慮品牌的天平向我們傾斜一下,只要給我們機會進店試駕體驗產品,最終購買產品以后給消費者一個很好的服務,一步一個腳印把這些做好,我相信最終會獲得這個地區消費者認可,在這個角度來講,有時候慢也是一種快。

          《21世紀》:中國車企現在首先出海的第一步可能是東南亞,之后考慮歐洲,日本市場總體來說涉及較少,您認為自主品牌在出海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哪些關鍵點?

          李云飛:海外市場方面,目前比亞迪也跟國內的很多汽車品牌一樣,主要是東盟、歐洲、拉美,早在燃油車時期,奇瑞、上汽、吉利都在海外耕耘了很多年,這都是我們要去學習的。

          事實上在海外市場方面,我們認為“沒有個體只有整體”,因為對于海外的消費者而言,我們就是中國品牌,所以一榮俱榮,大家還是要敬畏市場與消費者,把產品、服務做好,這個才是最根本的。目前中國的通信電子品牌、手機品牌,像華為、小米等已經打出去了,我覺得下一步就是汽車,所以對我們而言,任重道遠,要向做得最好的品牌如奇瑞、上汽等多多學習。

          但比亞迪應該是這些品牌里為數不多同時還做日本市場的,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我們的海外團隊也對當地的市場情況都比較了解,所以我覺得日本市場其實也有很大的進步,并且還是有機會的。

          關注我們

          一级毛片高清视频免费观看_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高清videossexo成熟

            <small id="lyz06"><acronym id="lyz06"></acronym></small>

                <menuitem id="lyz06"></menuitem>

                  <output id="lyz06"></output>

                1. <ins id="lyz06"><option id="lyz06"></option></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