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2023年“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促進經濟回升向好,持續健康發展,主要還是靠消費,讓消費盡快恢復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支持增加適銷對路商品供給,讓老百姓樂于消費。通過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國內供給質量水平,激活市場需求潛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現有的資金渠道對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等予以支持。對于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降低部分優質消費品進口關稅,推動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積極促進居民消費。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是著力培育綠色增長新動能。我們將進一步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綠色航空器,推進內河船舶電動化綠色化智能升級,全面提升光伏、鋰電供給能力,加快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推動智能光伏在工業、建筑、交通、通信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同時,還將大力發展氫能、環保裝備等產業,推動生物基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通過這樣幾個工程進一步推動我們今年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
中國海油昨日發布消息,我國渤海再獲億噸級大發現——渤中26-6油田, 這是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連續三年獲得的億噸級大發現。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離天津市約170公里,平均水深22.1米。發現井渤中26-6-2井鉆遇油氣層累計超過320米,完鉆井深4480米,測試平均日產油超270噸,平均日產氣超32萬立方米。據了解,渤中26-6油田探明地質儲量超1.3億噸油當量,能夠開采原油超2000萬噸,提煉成汽油后可供10000輛小汽車正常行駛30年,同時可開采天然氣超90億立方米,能夠滿足天津市常住人口使用近15年,具有可觀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至今已4年,在粵港澳三地的協同發展下,粵港澳大灣區在創科、互聯互通等方面取得佳績。香港各界表示,期待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繼續融合,進一步打通“障礙”,便利兩地互聯互通。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的目標之一。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已連續3年居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