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郭曉潔 廣州報道
3月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東省提振信心激發活力助推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會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倪全宏就 《2023年廣東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下稱《行動方案》)進行了解讀。
據了解,2022年廣東省金融對制造業、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支持都創了歷史新高。
倪全宏表示,2023年,廣東省在梳理去年助企紓困和支持經濟穩增長的系列金融政策的基礎上,圍繞省委、省政府最新中心工作部署,進一步研究出臺了《2023年廣東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倪全宏介紹,《行動方案》首先提出了2023年金融工作的總體目標。
一方面,廣東要繼續保持量的合理增長。全年全省新增社會融資規模4萬億元,比去年增加了5000億元,本外幣存款、貸款、證券交易額和保費增速分別不低于10%、12%、15%和6%,帶動金融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以強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支持廣東省實現5%以上經濟增長目標。
另一方面,廣東要實現質的有效提升,更加精準有效服務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力爭為制造業、科技創新提供融資1萬億元以上,全年制造、科創領域的境內上市公司增加70家以上,為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和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提供融資1.5萬億元左右,為縣域振興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提供融資1萬億元左右。
倪全宏在會上介紹,此次《行動方案》一共有二十三條,重點從六個方面加強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保障。
首先,以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金融開放創新為重點,推動金融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廣東將加快建設現代金融體系,豐富廣州期貨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服務功能,壯大法人金融機構,提高金融數字化發展水平。加快落實近日印發實施的金融支持橫琴、前海合作區建設的兩個“30條意見”,探索推動金融制度型開放。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科創金融、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方面先行先試。
其次,立足制造業當家和科技創新強省建設,實施“金融+制造”“金融+科創”“金融+海洋”三大工程,推動金融、科技、產業高質量循環發展,形成“海洋牧場”等海洋經濟新增長點。今年將繼續運用貸款貼息、擔保降費補助、貸款風險補償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投入。
第三,落實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各項金融政策,切實做好對“保交樓”的金融支持工作,提供有效流動性支持滿足房地產企業融資需求,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推動房地產與金融形成良性循環。
第四,聚焦穩外貿、穩投資、促消費,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資、結售匯、保險服務,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引導撬動社會投資,加大對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的金融支持力度。
第五,加大對“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金融支持,實施好粵東粵西粵北“金融倍增工程”,形成政策性金融機構、農合機構支農工作合力,完善城市金融資源反哺縣域鄉村相關機制,促進強縣、興鎮、富村。
第六,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打造全國領先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既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項目建設和綠色產業發展,又發展轉型金融推動高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還將通過“碳金融”等環境權益融資挖掘綠美生態經濟價值。
此外,此次《行動方案》還就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強化分工落實和宣傳引導提出了明確工作要求,加強文件實施的工作保障,將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