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lyz06"><acronym id="lyz06"></acronym></small>

        <menuitem id="lyz06"></menuitem>

          <output id="lyz06"></output>

        1. <ins id="lyz06"><option id="lyz06"></option></ins>

          評論丨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有效提振消費和促進投資

          2023年03月02日 05:00   21世紀經濟報道

          明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2023年3月1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財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有關情況的發布會上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仍要加力提效。一是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通過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是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三是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兜牢兜實基層“三?!钡拙€。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和各項政策精準發力,經濟活動的復蘇勢頭較為強勁,2月制造業PMI上升到52.6%,近期公布的多項數據也顯示出這一趨勢。盡管如此,三年疫情沖擊之后,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也動蕩不安。根據我們判斷,今年出口面臨較大挑戰,消費尤其是商品消費可能存在結構性的需求疲軟,地產投資短期內仍將延續負增長。

          從擴大內需的方向上看,擴投資、促消費是不變的主題。

          擴投資是去年擴大內需最有效的抓手。2022年,基建(不含電力)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分別為9.4%和9.1%,較好地彌補了房地產投資下降形成的缺口,保證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5.1%,略超疫情前水平,對總需求形成有力支撐。財政政策在擴大有效投資中發揮了核心作用。3.65萬億的新增專項債額度、下半年盤活的5000億專項債限額空間,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商業銀行配套融資,有力支撐了基建投資的增長。同時,全年超過4.2萬億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以及四季度對設備更新改造貸款的貼息支持,刺激了制造業投資的能力和意愿。

          今年財政對制造業和基建投資的支持力度將有所延續。就制造業而言,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制造業企業,今年將跟隨國內經濟的復蘇,呈現較強的需求改善和盈利空間,而出口占比較高的制造業企業,或將面臨一定經營壓力,或需予以適度財政支持。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在答記者問時指出,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ㄍ顿Y方面,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提到,今年財政部將在重點支持現有11個領域項目建設基礎上,適量擴大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持續加力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根據我們的分析,去年四季度的部分基建投資,在疫情的影響下未能在當季轉化為項目的施工建設,這些投資有望延遲到今年上半年,逐步轉化為實物工作量。我們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物工作量將出現更加顯著的增長,帶動基建相關產業鏈需求迅速回升。

          消費是今年擴大內需的重點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提出,將“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作為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工作加以推進,并從傳統消費、服務消費、新型消費以及綠色消費四個方面都進行了任務部署。202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促進消費已經成為了2023年經濟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要順利實現消費復蘇,應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向發力。從需求側來看,影響居民消費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消費能力以及消費意愿。其中消費能力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的影響,消費意愿主要受到邊際消費傾向的影響,而中低收入群體的邊際消費傾向相對較高。從供給的角度來看,提振消費的關鍵在于提高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提到,財政部將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促進消費市場回暖升級。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讓老百姓有錢消費。通過擴大就業來提高居民收入,通過加大社會保障來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進而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二是支持增加適銷對路商品供給,讓老百姓樂于消費。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供給的質量及水平,激活市場需求潛能。三是促進銷售渠道和物流暢通,讓老百姓方便消費。通過縣域商業建設促進縣域消費擴容提質,通過綜合貨運樞紐的建設實現物流的進一步降本提效。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消費復蘇勁頭較足。今年春節期間,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2%,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年均增長12.4%。具體來看,春節期間餐飲堂食消費比去年提升15.4%;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及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3.1%及30%;春節檔票房收入位居歷史第二。地產方面,在低利率以及購房優惠政策的刺激下,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均值環比提高41.5%,同比提高29.9%。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環比上升1.6個百分點至55.6%。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2023年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將有效提振消費和促進投資,內需潛力有望加快釋放。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