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lyz06"><acronym id="lyz06"></acronym></small>

        <menuitem id="lyz06"></menuitem>

          <output id="lyz06"></output>

        1. <ins id="lyz06"><option id="lyz06"></option></ins>

          全球財經連線|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數字中國頂層設計出爐,法國2月CPI小幅上升

          2023年02月28日 21:02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施詩
          速覽全球市場,聚焦財經熱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施詩 上海報道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比上年增長3.0%。國民總收入1197215億元,比上年增長2.8%。如何解讀最新發布的統計公報?有哪些亮點,傳遞了怎樣的信號?我們來聽聽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的分析。

          2022年我國經濟亮點多 

          周茂華:經濟統計公報,主要反映過去一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整體情況,反映過去一年全國人民一起努力取得了哪些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綜合看,2022年我國經濟亮點很多。

          亮點一:經濟大盤的“穩”。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經濟總量上臺階。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連續上臺階; 二是,物價穩。2022年居民消費者物價同比增長2.0%,遠低于海外高通脹。三是,就業穩。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年度目標任務;去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低至5.5%,就業形勢整體穩定。

          亮點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國內創新投入和產出持續增加,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新動能持續增強;國內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穩步推進。二是,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創新高,實際利用外資逆勢增長,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效顯現,自貿區建設取得新進展等,我國穩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亮點三:民生保障安全網不斷增厚,民生福祉持續增進。2022年我國成功穩定經濟大盤,穩定就業,穩定物價,居民收入整體繼續保持增長;同時,國內擴大社保覆蓋面,低保擴圍增效;教育普及,衛生醫療保障繼續增強,推進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社會保障和社會公共事業穩步發展。 

          我國經濟韌性足、潛力大 

          周茂華:2022年,我國頂住內外經濟壓力。反映我國經濟韌性足、潛力大,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未變;需要堅定發展信心;推動經濟社會事業穩中有進;政策加強協同,提升政策精準質效。2022年經濟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宏觀政策協調發力支持。今年我國經濟發展仍面臨復雜內外環境,國內仍需要加強政策協調配合,提升政策質效;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印發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規劃》印發的意義如何?對于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有怎樣的作用?我們來聽聽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員劉典的解讀。

          規劃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劉典:此次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布局規劃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重要的時刻發布,確實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過去幾年,從國內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來看,擁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地區,是數字經濟、數字治理等方面整體性融合發展水平相對較好的地區。 現在,我們某種意義上站在了一個新的數字時代改革開放的重要時刻。過去幾年,包括北京、上海等試點城市,都提出了一些城市發展戰略,如北京提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上海、深圳也都有類似的一些規劃和布局。此次整體布局規劃的文件發布,標志著我們已經從試點邁向全面建設數字中國。

          全面推動數字中國的整體性建設

          劉典:我們過去談及數字化,會更多去談論“數字經濟”。但這次我們可以看到,數字中國建設(的要求)很明確,它最后建設的是五位一體的體系,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全面推動數字中國的整體性建設。而這種新的發展模式,也是在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起到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全局性、戰略性的作用。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文獻里有很多受關注的點,如明確了將數字中國建設工作情況作為對有關黨政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參考。其實也是通過這樣一種考核機制去倒逼轉型,倒逼推動深化改革開放,通過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步伐,去推動未來5年乃至10年、15年的高質量發展。

          法國2月CPI同比上漲6.2%

          法國國家統計局于當地時間2月28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法國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2%,略高于1月份的6.0%。

          數據的解讀,我們來連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永升。

          不必過于擔心法國通脹

          《全球財經連線》:如何看待法國的通脹形勢?

          趙永升:法國的數據我們要客觀地看。一方面,不管是初值或是調和的CPI,其實都不算低。但在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下,法國的表現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

          經過這幾個月我在法國巴黎以及一部分外省的調研,我認為還是要意識到法國的經濟形勢整體還是不錯的。我們先看通脹,有的價格確實上漲的幅度比官方數據還要高,但這里頭還有一個對沖的現象?;旧?/3或多一半的通脹的成分,其實是政府通過各方面的舉措來承擔。

          那么從歷史和現在來說,其實我對法國的通脹不是很擔心。 一般像這種發達經濟體,我們更擔心的問題是通脹上不去。其實通貨膨脹通俗來看,就像啤酒的泡沫一樣,沒有不行,但多了也不行。

          法國經濟形勢較好

          《全球財經連線》:您對法國經濟前景是否樂觀?法國能否擺脫衰退風險?

          趙永升:我是樂觀的,因為它的基本盤沒問題。

          整體來看,我認為現在法國的經濟形勢其實是非常不錯,現在很多崗位都極其缺人。所謂衰退,一般我們經濟學中有兩個考察期,即將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視為衰退。法國正好相反,不但沒有進入衰退,同時還是在復蘇,盡管速度確實是慢一些。

          我認為法國不存在衰退的風險,現在已經進入復蘇。并且在不遠的時間里,可能會很快進入穩定增長的時期。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責任編輯:杜弘禹 和佳 趙越 李依農

          制作:郝佳琪 實習編導焦宇

          拍攝:實習編導焦宇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張然 

          海外運營編輯:唐雙艷 吳婉婕

          海外項目經理:莊歡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關注我們